镇江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巡礼|镇江高新区社会事业局:民生答卷有温度 基层治理见真章
所属分类:机构动态 来源:镇江12349平台
镇江高新区蒋乔街道乔家门社区的严某,因脑梗死丧失劳动能力,又因糖尿病并发症手术让家庭陷入困境。社区网格员了解到情况后,主动上门宣传救助政策,协助其申请“单人保”,街道民政部门快速审核,次月严某便领到低保金。此外,临时救助也缓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。 五载耕耘,镇江高新区社会救助体系日臻完善。累计投入社会救助资金2963.4万元,惠及困难群众2.88万人次,切实做到应保尽保。让严某等众多困难群体受益的“主动发现+快速响应”机制在全区全面推行。3年为1500名困难群众投保“惠民保”。 此外,通过创新“网格+救助”模式,完成142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,并推出“探索童鲇”“慈爱助餐”等“一村一特”项目,精准对接群众需求。 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……”在蒋乔街道嶂山村,有一所特殊的学校,这里常年书声琅琅,欢声笑语不断。不过,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却并不是孩子,而是村里的老年人。 嶂山村的“老年学校”诞生于2021年3月,目前“老年学校”共有30名学员,平均年龄近80岁。课程设有识字课、阅读课、面点课、音乐课等,这所学校在为老人带来欢乐和活力的同时,也扩展了乡村养老服务的内涵。村民王顺娣从依赖子女代笔到现在能够流畅写出自己的名字,让这个没有上过学、吃够了不识字的苦的老人激动万分。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,镇江高新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绩亮眼。8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成,村居养老机构覆盖率89%。累计为877名普惠及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上门服务,连续5年为60周岁以上老人投保意外险,为130名独居老人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,全方位筑牢老年群体生活保障。 此外,嶂山村支持成立了慈善超市,志愿服务氛围浓厚,物资持续充实,为困难老人和特殊群体送去温暖,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养老服务品质。 儿童阅读角,各类儿童图书按照书籍题材和孩子年龄段分类摆放,方便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;游戏区,为低龄段儿童提供多种玩具及游戏设施;墙上,“拒绝家庭暴力”“暑期安全知识”“儿童防拐骗”等内容的宣传展牌营造了浓厚的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氛围…… 2023年6月1日,镇江高新区蒋乔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(儿童“关爱之家”)在九华山庄社区启用起来,倾力推出“九色鹿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,通过“1+1+3N”服务模式,为43名困境儿童提供多方面支持。街道联合多方组建的“九色童友圈”,大学生“科技银”志愿队和“童小鹿”工作室等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,托举起更多孩子的彩色童年。 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残疾人帮扶方面,镇江高新区构建起“精准服务+社会联动”关爱体系。5年来,开展180余场关爱活动、20次宣传教育、35次联席会议,有效解决26起困境未成年人个案问题,还开设了7个暑托班为孩子带去欢乐与知识。 同时,完成5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,落实居家托养服务24人。五洲山村“残疾人之家”的项目帮助30余名残疾人稳定就业。 5年来,镇江高新区聚力打造“善治高新,有为而治”基层治理品牌,实现街道慈善社工站、村(居)慈善社工室全覆盖,形成“三长共建,三微共治”“五方会谈,五步议事”“三联三建,村社融合”“春到万家”等一批特色治理子品牌,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。 以“三长共建、三微共治”品牌为例,其依托党群议事连心亭与活动展示连心廊,搭建家门口的党建“微阵地”,常态化开展宣讲,凝聚干群力量。2023年,美的城一期高空抛物问题频发,七里社区迅速搭建议事微平台,召集市、区政协委员以及网格长等多方代表协商,最终在年底为部分楼栋加装高空抛物监控,24小时监控,有效化解邻里矛盾,提升居民安全感。 在嶂山村朱家湾路,大型厂企车辆往来致路面破损,影响村民出行,村民与企业意见不一。经沿路8家商户代表、村民代表等多次磋商,最终达成商家出资30余万元修复432米路面、覆绿绿化带的协议。网格员通过网格微信群实时公示施工进度,保障资金使用公开透明。
来源:京江晚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