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便秘中医预防您会几种?

所属分类:健康小常识  来源:镇江12349平台

1.中医对便秘的认知

中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由来已久,古称“脾约”“阴结”“大便难”“不便”等。中医认为病因与情志不畅、饮食不当、体弱久病等有关,病位在大肠,且与脾胃、肝脏、肾脏相关。脾胃运化失司、肾失温煦、肝失疏泄、肺失宣降,大肠功能失司, 发为本病。单纯使用通便药物效果较差,更应该侧重于根据便秘轻重、类型和病因进行综合治疗,恢复正常排便的习惯和排便生理。

2.老年便秘的致病因素

便秘可划分为虚、实两大类,实秘以实热证、气滞证为主, 虚秘以气虚证、阴虚证、阳虚证为主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脏腑功能减退,“实热”“实火”之邪气表现减少,单纯胃肠积热证已不多见,而是以气滞为主;脏腑功能失常,就会

导致运化水谷精微作用的异常,实邪内生,故单纯虚损证候也相对减少,多兼夹痰浊、血瘀,虚实夹杂;其致病因素也以情志因素、脏腑功能衰退、饮食因素为主,兼见其他因素。

2.1情志因素

《内经》云“喜怒不节,则伤脏”,“忧恐忿怒伤气”。《金匮翼·便闭统论》云:“气闭者,气内滞而物不行也。”现代医学也证实心理因素是老年功能性便秘发病的重要因素。

2.2脏腑功能减退

老年人步入耳顺之年,脾胃功能下降,加之操劳过度,暗耗先天之精,后天气血生化不足,津液亏虚,气虚运行无力, 血虚津枯不能濡润大肠均易发生便秘。

2.3饮食因素

目前认为便秘多由不良习惯引起,其中饮食不规律、含纤维食物摄入过少等饮食因素占有重要位置。《素问·举痛论篇》: “热气流于小肠,肠中痛,瘅热焦渴,则坚干不得出,故痛而闭不通矣”,认为热邪内盛、津液损伤导致便秘;年老体弱或久病卧床老人活动量减少,对饮食的需求量相应减少,饮食摄入不足,气血津液化生不足,导致便秘。

2.4其他因素

1)滥用药物:某些治疗高血压药物、镇静安眠药物等均可引起便秘。

2)疾病的影响。

3)不良的排便习惯等。

3.便秘的中医预防

经过规范的中医护理干预,辅以饮食调理和适量运动,大部分患者便秘症状能得以有效改善。

3.1穴位贴敷

取中脘、天枢穴,用穴位贴敷治疗贴,每日一次,每贴6 小时, 具有调理气血,温补脾胃,调理肠胃,泻下通便的功效,贴敷后按摩,达到通经活络,行气活血,增强疗效。

3.2腹部环形按摩

患者取站立位或仰卧位,以脐(神阙)为中心,用手掌在腹部顺时针按摩,每次 10-15 分钟,每天早中晚各一次,也可在有便意时和进餐后 2 小时按摩,增加肠蠕动,促进粪便排出。

3.3耳穴压豆

耳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,体内脏器有病变时,可在耳廓上出现反应。老年人发生便秘时,通过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,将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附于大肠、小肠、直肠、脾、三焦等穴位施行耳穴压。

3.4顺便操

适当的运动方法能提高排便辅助肌的收缩力,促进粪便排出。可指导老年人行“顺便操”。顺便操主要分三节步骤:

1)三脘指压按摩、鼓腹运动、撮谷道。顺便操的三个步骤主要来源于祖国医学理论的指导,三脘指压按摩:双手大拇指轮流从剑突部向肚脐按压下行,感酸胀为宜,每次 100 下,

每日 2 次。

2)鼓腹呼吸:心静体松,吸气时收腹,呼气时鼓腹,腹部一鼓一收为 1 次,反复进行 30 下,每日 2 次。

3)撮谷道: 全身放松,自然呼吸,做时将肛门连同会阴一起上提,同时吸气,然后呼气时放松。一提一松为 1 次,反复进行 30 次,每日 2 次。

老年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。中医认为人是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,运用中医护理方法, 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护和整体观的理念,从老年患者的生理、心理、社会全方位给予支持,并结合穴位按摩、耳穴贴压、顺便操等措施,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,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。